1、有錢的大品牌和對炒作精通的品牌(例如麻六記)還比較好,例如英氏已經不是服務公司決定他生意好壞了,英氏生意的整體規模和勢頭已經起來了。所以說還是垂直細作、精耕細作,英氏垂直細分的勢能越來越能體現出后坐力了,整體輔食下降的情況下,他們還能保持增長。
2、紙尿褲是一潭大渾水,最近宜嬰增長很好,得益于它“農村包圍城市”戰略,以便宜取勝。紙尿褲玩流量、中間派的越來越難做。
3、2023年會有一波比較明確的分水嶺的狀態,就是母嬰各個領域垂直頭部的形成會是一個態勢,消費降級先倒下的就是中腰往上這波講故事的企業。
4、商家比較理智了,做節點營銷找得都是最便宜的媒介,大部分企業已經更理智地來對待這個事情了。
5、營銷端有點回歸態勢,有些品牌開始重新看待品牌營銷這件事了,不再盲目追求ROI,回歸品牌思維。
6、兒童藥品和兒童保健品在營銷端是比較猛的,以前一些簡單投放垂直網站的品牌現在也開始布局社交媒體。兒童醫藥和保健品會迎來一波非常大的漲勢。
7、后面還可能有一波新的業態是數字藝術品的營銷態勢,有可能會成為2023年一個小的營銷趨勢或便宜流量入口。
8、不求母嬰有大增量了。
9、現在社區團購很火,然后我發現“團長”跟原來的經銷商開始走一樣的路數了。原來社區團購是低價就能賣出去,現在很多“團長”要求有營銷動作,選品時會看是不是網紅產品等,跟線下經銷商一個邏輯了。
10、現在很多門店老板自己組社群。有些團長的邏輯是,不求某個品賣爆,就是品類豐富,例如折后品、力推品、毛利品,一直滾動。
11、品牌營銷變回成型的預算了,企業主的預算更具體了,比如一些初建企業會說我這是動銷的預算,所以后續可能會出現一批動銷公司。品牌可能會降一降營銷的預算,然后花在動銷上。
12、江南春說過:“接下來我不相信有任何一個品牌可以通過垂直人群和垂直流量的細作就可以把品牌力拉起來。”這可能也是后面的一個邏輯,泛流量重新被提及,有錢的做分眾,沒錢的做影響整個人群的事件營銷,這可能是個趨勢。
13、小紅書要求300%的銷售業績增長,這個媒體的玩法就回歸平臺了,它會越來越像抖音的邏輯。你只要跟平臺的流量一起走,你慢慢會很難做水下動作,例如你私下合作一些達人就可以起來,監管得越來越嚴格。所以現在的流量邏輯會變得稍微復雜一點,整體變成既要有技術賦能、也要有內容賦能。
14、我們現在整個營銷都已經開始回歸要監測客戶的銷售了,比如監測電商搜索量來驗證哪些達人投放是有意義的,但是把所有玩法都玩透后會發現,還是產品為王。
15、現在人們大部分的需求其實已經被滿足了,如果還有新的需求那就是新的增長點了。我覺得親子戶外會成為一個有意思的趨勢,現在還沒有品牌、沒有資本注意到這件事,一兩年后應該會出現親子民宿、親子體驗游等新業態。
16、2023年整體商業市場給幾個關鍵詞:
1)去泡沫化。不管是國家的營造的泡沫、行業的泡沫,還是互聯網的泡沫,越來越實,大家都不玩虛的。
2)市場亂戰期,民眾信心不足,一些客戶開始理性看待品牌這個邏輯了。
3)個人IP爆發元年,從小不點到商業大佬,而且趨勢越來越明顯,個人也越來越個人化。個人經濟得到極大的發展。
4)所有人都很難,真正有突破和創新的還是少。大家肉搏在低價 、主播帶貨上。大時代環境推動著,人特別急,企業家都有點急。
文章來自公眾號:三杯之后,如侵權請聯系刪除